郑州市应急管理局网站logo
郑州市召开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会议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4-01 16:29

2020年3月31日,郑州市召开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工作视频会议,回顾总结2019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安排部署2020年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韩俊远讲话,局长任立公作年度工作报告。市应急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会上下发了《郑州市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新密市应急管理局、金水区应急管理局、航空港区安监局就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好经验、好做法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2019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厅的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上下团结一致、狠抓工作落实,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事故起数下降37.8%、死亡人数下降10.1%、受伤人数下降39.3%,实现了安全生产主要指标“一杜绝、三下降”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到位后全面履职的一年,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整体谋划布局之年,一年来的实践使全系统进一步加深了对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2020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灾害发生,持续实现“一杜绝,三下降”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任立公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统筹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摆在突出位置,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做清廉应急表率。二是持续推进应急体系改革。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推进全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改革。三是持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依照《河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年提升计划(2020-2022年)》,出台我市相关政策文件。四是持续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郑州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五是持续提升灾害救援能力。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等方面的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六是持续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一手服务大局抓疫情防控,一手围绕复工复产抓安全生产,创新监管举措,强化服务指导,为全市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七是持续强化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地震监测业务能力建设,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创建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教育基地创建。八是持续强化应急宣传教育。强化属地政府、应急系统、行业部门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媒体曝光重大事故隐患、事故典型案例的力度,不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

韩俊远在讲话中要求,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牢记初心使命、建好政治生态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要强化政治担当,高标准抓好党建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提出的“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目标定位,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抓细抓实,以党建高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肃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持续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应急管理系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要抓好精神文明,让核心价值观助力应急管理事业。着力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厚的道德滋养和良好的文化条件。要突出重点,全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围绕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提升和守好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等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防范遏制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发生。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对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全面建设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队伍,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业务绝对过硬,关键时刻能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

会议号召,应急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思维、以创新灵活的工作方式,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全力推进郑州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书写新时代应急人浓墨重彩的一笔。

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和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安全监管)局中层以上干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